来源:城商行研究
近期,市场对河北银行的一些财务指标波动投以关注的目光。然而,在分析其个体表现之前,我们首先需要认识到,河北银行当前所面临的经营压力并非孤例,而是整个中国银行业,特别是城商行群体在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下的共同挑战。

受利率市场化深化、净息差持续收窄、以及房地产等行业风险暴露等因素影响,银行业整体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转型阵痛。城商行由于地域集中度较高,受区域经济周期影响更为直接,其经营业绩的波动性也相对更大。
因此,看待河北银行的三季度数据,需要一个更全面、更宏观的视角,而且河北银行在转型路上也开始展现出不少积极信号。
存款稳步增长,负债端稳定性增强
从资产负债表来看,截至2025年9月末,河北银行吸收存款达4597亿元,较年初增长226.6亿元,增幅5.2%。这一增长在当前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难能可贵,反映出客户对银行的信任度和粘性在增强。
更值得关注的是,存款付息率压降效果明显。利息支出从去年同期的77.65亿元降至68.10亿元,降幅超过12%。这表明银行在优化负债结构、控制资金成本方面取得了实质进展,为未来的盈利能力改善奠定了基础。
盈利短期承压,但基础业务稳健
利润表显示,2025年前三季度河北银行实现净利润11.11亿元,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。这一波动主要源于投资收益的变化和减值计提的审慎态度。
但深入分析会发现,银行的基础业务依然稳健。利息净收入达60.16亿元,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.21亿元,核心收入来源保持稳定。特别是信用减值损失从去年同期的63亿元降至29.99亿元,降幅超过50%,显示资产质量压力正在缓解。
深耕“五篇大文章”,转型初见成效
河北银行积极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在科技金融、绿色金融、普惠金融、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方面持续发力,成果逐步显现。
科技金融方面,“科冀贷”产品持续迭代,配套出台专项工作方案。9月末,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427.77亿元,较年初增长73.01亿元,增速达20.6%。
绿色金融方面,“风光贷”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,绿色贷款余额235.84亿元,较年初增长19.34亿元,增速高于全行贷款增速8.64个百分点。
普惠金融方面,制定专项工作方案,9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432.18亿元,较年初增加15.27亿元,在复杂经济环境下实现了逆势增长。
养老金融方面,养老产业贷款余额8099.75万元,较年初增长7754.87万元,实现突破性进展。
数字金融方面,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,上线“慧”点餐、“慧”收银等新场景,提升各业务领域的数智服务质效。
短期波动vs长期价值
任何银行的转型发展都不会一帆风顺,过程中出现短期波动是正常现象。河北银行第三季度在存款稳定性提升、负债成本优化方面的成效,以及其在国家重点支持领域的提前布局,都表明其正在积蓄长期发展动能。
判断一家银行的价值,不能仅看单一时点的数据波动,而应关注其业务根基是否稳固、发展战略是否清晰、执行路径是否明确。
河北银行第三季度数据在这些方面展现出的积极迹象,值得我们用更长远、更理性的视角来看待。
面对市场的过度反应,我们不妨多一份冷静:短期波动不等于长期危机,河北银行正在走的是一条符合政策导向、贴近区域实际、注重可持续发展的道路。
给予转型中的银行更多耐心和时间,或许会收获意想不到的回报。



发表评论
2025-11-03 19:06:32回复